产学研合作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产学研合作
济南产学研融合期待“大手笔”
发布时间: 2016-07-07

“济南是一座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有以山东大学为代表的43所高等院校,各类企业研发机构818家。”4月24日,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在会见来济南参加2016中国绿公司年会的马云、柳传志等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时,以此为豪。

如何发挥驻济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并将这些优势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济南市只能说刚刚起步,做好产学研融合这篇大文章还需付出更大的努力。

“墙内开花,更要墙外香”

“墙内开花墙外香。”用这句话来形容山东大学与驻地济南的关系,颇为贴切。人才济济,成果丰硕,却不能为占尽天时地利的济南市所用,有时连大学里的相关领导都为之着急。

“前几年我们的一位教授被选派到临沂市某县担任科技副县长,他说搞行政我是外行,但有项科研成果我拥有专利,可以替代进口产品,正好你们这儿有家企业生产难以为继,我就靠到这家企业做点工作吧。”

在4月14日举行的山东大学选派科技人才到济南市挂职担任园区副职座谈会上,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建军随口讲出的几个小故事,让与会者颇受启发。

“教授有成果有技术,还有更强的人脉。为什么?因为他的学生遍及全国各地,而且集中在这个行业。产品生产出来了,他就带着销售人员到各个地方找到他的学生,老师的水平摆在那儿,产品当然可以先试用一下。质量过硬,价格比国外产品便宜,第二年大量订单源源而来,企业就此摆脱困境发展壮大。”

“同样的奇迹第二年又在江苏上演,学校的另一位教授被选派到江苏某县挂职,也是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带起一项产业。还有,我们学校的岩土工程研究全国闻名,南京地铁中的渗水难题就是由我们解决的,相信也可以为今后的济南的地铁建设提供帮助……”

“李建军副书记的讲话更增强了我们对挖掘包括山东大学在内的驻济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人才宝库的迫切性。”济南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济南市首次集中从山东大学选派科技人才到基层单位挂职,针对的也都是济南市当前急需解决的园区发展与省会地位不相符、改善民生遭遇瓶颈等难题。“像此次选派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庆竹教授担任济南市环境研究院副院长,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副院长薛丽坤教授担任济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就是希望能对济南市防霾治霾、治理大气污染等提供新的思路和办法。”

产学研合作“主战场”发力

“大学科技园是城市发展中一个难得的‘聚宝盆’和‘资源库’,11余所高校的18万师生,且不说自身消费能力,就人才宝库里哪怕用活一个零头,也会给长清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发展产生难以想象的推动力。这么好的资源不能充分用起来而是闲置在哪儿,可惜啊。”

在济南市4月17日举行的“直面问题践行承诺”电视问政现场,针对问政群众给长清区区长张洪武提出的如何发挥好大学科技园的带动作用问题,担任现场点评嘉宾的济南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吕荣斌教授一说起来就有点痛心疾首。

“要好好研究如何做好产学研结合这篇文章,把产学研三个要素连接起来,把企业主导作用吸引进来,这样的话就能够激活整个产业活力,形成优势产业体系。”也是去年4月17日,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履新后第一次到长清区调研时,提出的也是对接大学科技园做好产学研融合文章。

“对接大学科技园,长清区一直在努力。”张洪武介绍,去年4月16日,长清区迅速成立了长清区产学研融合发展领导小组,按照“建平台、搞对接、引人才”的要求,一年来基本上摸清了家底、建立了数据库,搭建了平台,对接了企业,强化了融合。据了解,长清区目前限额以上188家企业(其中街镇企业163家,经济开发区企业25家)中,共有111家有和高校合作的意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长清区通过对区内10所高校进行系统调研,将高校与产学研有关的215名专家教授及已取得的286项主要科研成果录入数据库。同时将188家企业按照不同门类和特点,将其技术需求、用工需要以及是否具备高校师生试验实习条件等进行录入,累计技术需求50项,需要科技人员48人,合作项目32项,这样就为将来产学研融合平台的大数据应用积累了完备的大数据。

作为产学研对接的主体,长清区各区属企业与驻地高校的合作也紧锣密鼓地展开:济南大学同宏达公司成立了济大——宏达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交通学院同汇富集团签订了合作建设创新、开展人才培养和交流合作的协议;山东管理学院经贸学院与山东立泰山茶叶有限公司共同创建了“创业工作室”。

截至目前,长清区与高校院所有明确合作研发意向的企业共有86家,其中已经签订协议并展开融合的有46家。在这86家企业中,涉及的高校院所32个,参与进来的科研人员156名,已经就某个领域、某项技术成立规模不同的研发团队的有36家。通过产学研融合,这些企业也将成为长清现实经济增长的源头,企业转型升级的标杆,以及经济崛起的中坚力量。

期待产学研融合“大手笔”

“专门出台‘科技十一条’等政策,鼓励支持高校科技人员、在校学生在济创新创业,催生了一批教授创业群体;大力推行创新在院校、创业在地方“校地双创”模式,支持鼓励高层次人才在高校和地方同步发挥作用……”多年来,济南市与山东大学等驻济高校在科研、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多层次的合作。

“但总体上看,济南市对驻济高校、科研院所等这些独特的资源禀赋发挥得还不够充分,济南产学研融合仍期待大手笔。”济南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济南市下一步将把高校院所集聚作为发挥省会人才区位优势的重点来抓,从机制完善、平台建设和人才融合等方面,加强与高校院所深度合作,进一步做足做好“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文章,加快推进校地人才资源一体化开发,为“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作为大学科技园和济南创新谷所在地,长清区拥有无与伦比的区位优势和先行一步、高人一筹的责任。“下一步将以争创全国产学研示范区为目标,争取加入全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长清区产学研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辖区内时代试金集团是全国唯一一家既有焊机又是自动化的企业,成立以时代试金为龙头的全国智焊接创新技术联盟,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将力推此项工作,争创全国智能焊接创新技术联盟,争取全国产学研产业创新奖。

产学研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更多的表现在项目上。据介绍,长清区目前已经同山东大学基本敲定了“推进产学研融合合作协议”,基本理清了四个项目,即试金集团的机器人深度研发和制造;宏达集团的分布式能源云服务项目及物流研发和海水淡化处理项目、大气治理项目,另外计划将北辰、华昱等企业纳入到同山大深度融合的范围,打造我们长清压力容器行业的黄金名牌。

“同齐鲁工业大学的融合重点是工研院项目的推进、上市企业奥图公司的机器人制造,及推进已签约的48家企业的深度融合;同省农科院的融合,目前双方已经形成了“推进产学研融合合作协议”意向,就全区的畜牧、良种、蔬菜、茶叶等农业领域的多个专项展开融合,以此推动农业产业和农业加工企业的创新驱动进程。”长清区委书记王京文表示,“我们对与大学科技园高校的深度合作充满信心和期待。”



立即咨询